
5月18日-20日,為期三天的國際能源署光伏電力系統(tǒng)IEA PVPS Task 1工作組會議在西班牙,線上線下同步圓滿召開,來自中國、美國、澳大利亞、歐盟等多個國家的代表參加會議,并就該國的光伏市場與政策發(fā)展進行發(fā)言報告。本次會議關注的重點,除了各國產業(yè)、市場以及政策發(fā)展外,著重就各國對于光伏的“社會接受度”(social acceptance)進行探討,各國代表,尤其是歐盟成員國代表對此進行報告;同時,IEA PVPS執(zhí)委會也將“社會接受度”納入到未來光伏發(fā)展的關鍵指標。
2021標志著歐盟從制定向氣候中性(climate neutrality)過渡的全面愿景(如《歐洲綠色協(xié)議》)及其支持性部門戰(zhàn)略,轉變?yōu)樘岢龊蛯嵤┯纱水a生的舉措。其中兩個關鍵性的標志是2021年6月通過的《歐洲氣候法》和7月提出的“交付歐洲綠色協(xié)議”(所謂的‘fit for 55’)一攬子方案?!稓W洲氣候法》的通過確立了到2050年實現氣候中性的明確約束性框架,充分體現了2030年氣候目標計劃中提出的2030年溫室氣體減排至少55%的目標,并依賴于成員國的國家能源和氣候計劃(NECP)。
為支持《氣候法》中的規(guī)定,“實現歐洲綠色協(xié)議”一攬子方案率先提出了一套貫穿整個經濟體的相互關聯(lián)的提案,通過設定溫室氣體減排、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等新目標,提高2030年的目標。

與此同時,歐盟委員會還提議提高歐盟層面的能效目標,并使其具有約束力,以確保到2030年,最終能源消耗和一次能源消耗的總體削減分別達到36%和39%。
上述目標和修訂的脫碳指標也是為了實現現有的2020年可再生能源目標。歐盟成員國應在2022年4月30日前提交2020年可再生能源目標是否實現的數據。最新可用數據(2019年)和當前預測表明,歐盟總體,以及大多數成員國,正朝著實現可再生能源目標的方向發(fā)展,原因之一是過去10年來風能和太陽能等關鍵技術的價格不斷下降。特別是近年來,光伏組件的成本實現大幅下降。

歐盟可再生能源總投資大幅增長,從2019年的329億歐元增至2020年的488億歐元。然而,不同技術的情況有所不同:陸上風電的年附加容量從8.4 GW下降到7.1 GW,但海上風電的年附加容量從1.5 GW增加到2.5 GW,太陽能光伏(PV)能源的年附加容量從16.3 GW增加到18.6 GW。
為了進一步支持太陽能技術的創(chuàng)新和部署,歐盟委員會將于2022年制定歐盟太陽能戰(zhàn)略。這項工作將側重于清除阻礙2030和2050目標所需的太陽能發(fā)電的現有障礙。歐盟在光伏價值鏈幾個環(huán)節(jié)在全球占據領先位置:研發(fā)、多晶硅生產、光伏制造設備和機械。歐盟擁有一家領先的多晶硅制造商。此外,歐盟公司在價值鏈的下游部分更具競爭力,在監(jiān)控和平衡系統(tǒng)部分,尤其是逆變器和太陽能跟蹤器制造方面發(fā)揮著關鍵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歐盟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與制造和運營光伏系統(tǒng)所用的能源組成相比,歐盟在生產能源方面的表現最好,其次是中國和美國。同樣,歐盟光伏系統(tǒng)生產的能源的碳強度最低,其次是美國,然后是中國。歐盟的碳能源回報率也最高。隨著光伏系統(tǒng)安裝量的增加,歐盟光伏組件進口貿易逆差自2016年開始再次增加,2011年至2016年期間,由于光伏系統(tǒng)的安裝減少,貿易逆差有所下降。2019年增長至57億歐元以上。這種不平衡反映了進口量,因為多年來出口沒有顯著變化。歐盟光伏進口主要依賴中國和其他亞洲公司。多晶硅和硅片生產以及光伏電池和組件制造目前的全球價值約為578億歐元。歐盟的份額(12.8%)相當于74億歐元。這一份額主要來自多晶硅生產。幾乎所有光伏電池和組件制造業(yè)的增長都發(fā)生在歐盟之外。隨著歐洲和世界各地的市場需求加速,以及新的生產技術不斷涌現,歐洲制造商對在歐盟建立基于最新技術的生產能力表現出了新的興趣。歐盟已經啟動了幾個生產硅片、光伏電池和組件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