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輝:“我心中的偶像——敬愛的莫黨教授!”

作 者 / 沈 輝
長三角太陽能光伏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
(中山大學太陽能系統(tǒng)研究所創(chuàng)建人)
莫黨教授是我在中山大學最敬重的老師,我得到他很多教誨,他一直熱心幫助我、指導我、激勵我,在中山大學能夠與他相遇相識,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 我與很多師生還有光伏同行都習慣叫他莫老師,因為這樣更親切。莫老師也在不同場合多次說,他是退休的教授。我知道這是西方學者的習慣,像在德國,退休教授的位置都會由別的學者來繼承。對莫老師來說, 這是他一貫謙虛的風范,他淡泊名利,只是專注于教書育人、熱心科研。他晚年主要與我們中山大學太陽能系統(tǒng)研究所師生在一起,他的照片一直掛在研究所學術廳里,他是我們研究所的靈魂,從研究所走出去的幾百名研究生都以能夠經(jīng)常見到莫老師并還得到他指導感到自豪與驕傲。

2023年2月莫老師來江陰光伏中心考察并鼓勵我們創(chuàng)新發(fā)展
去年得知莫老師身體出現(xiàn)問題,我非常關注他的治療情況,與他經(jīng)常保持聯(lián) 系。但近些天沒有得到他的信息,心里不由擔心起來。因為我主編的《我們的光 伏人生》第二集的第一篇是莫老師回憶錄,我一直讓同事催促出版社能早些出版, 還好在今年二月份出版社印出了若干樣本,我?guī)Щ貎杀?,一本給莫老師本人,另一本給了莫老師的兒子作為紀念。此外,我也想著盡快將春節(jié)期間對莫老師的采訪講話編制成視頻節(jié)目。沒想到噩耗還是不期而至,還是覺得太突然。我是從中山大學廣州大學城校區(qū)原負責人在微信群發(fā)出的信息知曉。后來我與莫老師的夫人余老師電話聯(lián)系了,才得知莫老師是在6月12日凌晨0 :30 不幸離世。我真不愿意相信,二月份在莫老師家里,我看到莫老師身體與精神狀況都很好,吃飯與行走都很正常,他說一共需要四次化療,已經(jīng)做了兩次化療,效果挺好的,他說不擔心。我也告訴有一位他認識的老先生,也是得同樣病,經(jīng)過治療已經(jīng)五年了,完全康復。當時余老師告訴我,去年體檢發(fā)現(xiàn)腫瘤就很大了,她后來去查看前年體檢的影像照片,可以看到有1厘米左右的腫瘤,她說為什么沒有人告知,她很不理解,這是否是醫(yī)院體檢部門的疏忽。我不知道這個責任應該誰來承擔,我認為有些事情還需要弄清楚,至少要讓以后少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
我與莫老師相處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莫老師身體一向很好,記得一次在無錫太湖風景區(qū)游覽,一位比他小五六歲的老人行走都不如他。特別是他在九十歲高齡還來江陰訪問我們光伏中心,現(xiàn)在他就這么走了,都沒有留下任何話語,最后時光也沒能讓他的家人在場,只是通知家屬帶干凈衣服來醫(yī)院??梢韵胂?,當時家人是如何的失望與悲傷,想來不禁讓人不解與氣憤,為什么?為什么?誰可以解釋?
莫老師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編著的《半導體材料》是很多半導體專家在大學必 學的教材,從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很多光伏科技人員都讀過這本書,受益很多。 很多老一輩光伏人見到莫老師都很激動,感謝他編著的中國第一本半導體材料教 材,給他們人生帶來活力與光彩。因此許多人,特別是老一輩光伏人都將莫老師當作自己老師。從莫老師這兒也讓人感受到一本好書的力量,我對莫老師的崇拜也是由此而發(fā),我一直將他當作偶像,追隨他,敬仰他。在此回憶與莫老師相處的點點滴滴,我要寫出我的情感,也要讓所有光伏人記住他,懷念他,他不會離開我們,他永遠都在我們心上。
在廣州有幸與莫黨老師相識
1998年我獲得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項目,主題是“太陽能材料與光電轉換”,在廣州能源研究所開始進行光伏技術研究。當時開發(fā)的薄膜材料需要光學性能測試分析,我的一個碩士研究生與中山大學一個博士研究生開展合作,這位博士研究生的老師就是莫黨老師,由此我與莫老師建立了聯(lián)系。
從1982年8月到1992年初,我在中國科學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工作,當時的 所長是著名固體物理學家葛庭燧先生,由于葛先生的影響力,有許多國內外的著名科學家都來研究所訪問或做學術交流,像黃昆先生、何澤慧先生、錢臨照先生、 馮端先生等都先后來過研究所參觀訪問。那時就知道黃昆先生是國際知名的物理學家。來到廣州得知,莫老師在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yè)后就被黃昆選為助理,協(xié)助黃昆與謝希德兩位先生編著了《固體物理學》。后來他在黃昆先生鼓勵下,獨自編著了《半導體材料》,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這是國內第一本半導體材料專著,被多個著名高校選為教科書,培養(yǎng)了好幾代半導體專業(yè)、也包括光伏專業(yè)的 科技人才。
2004年我調入中山大學主導納米材料研究中心工作,后來我又創(chuàng)建太陽能 系統(tǒng)研究所,從此與莫老師建立了更密切的聯(lián)系,得到他更多的支持與鼓勵。
莫老師是光伏人的良師益友
2003年我邀請無錫尚德電力施正榮博士來中山大學物理系作報告,莫黨老師親自參加。當時施博士沒有想到,有這么多有名教授來參加,既激動又緊張。那時尚德電力處于發(fā)展初期,只有數(shù)十MW的太陽電池生產(chǎn)線。中山大學有半導體物理研究基礎,特別是莫老師又是最早開展半導體材料研究的,因此,對太陽電池非常有興趣。之后我還陪尚德電力團隊到中山市孫中山故居——翠亨村去參觀,尚德電力團隊的多個成員后來成為光伏企業(yè)的骨干與領軍人物。
對半導體器件與太陽電池來說,硅是最重要的材料。當時我國的高純硅材料 短缺,主要依賴從德國、日本、美國進口。 當時唯一可以生產(chǎn)高純硅材料的就是 在四川樂山的一家企業(yè)。2005年我陪莫老師,還有聞立時院士一起去樂山峨眉 半導體研究所考察,這個研究所對外也稱739廠,是三線建設的企業(yè),主要是為 半導體器件提供半導體材料,主要生產(chǎn)高純多晶硅、硅單晶、硅片等。在生產(chǎn)車間參觀時,突然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蔣先生朝我們走來并高聲叫道:莫老師,你 是我的老師啊!原來這位蔣先生當年在北京大學物理系讀書,莫老師教過他們。 莫老師上大學很早,所以年齡也與他們差不了多少。莫老師在26歲時在北京大學完成第一本專著《半導體材料》。后來知道這個廠當時的魏廠長是中山大學畢業(yè)的,他在中山大學物理系就讀時,莫老師是中山大學物理系系主任,所以這個廠長見到莫老師也非常激動,他聽過莫老師的課,經(jīng)過努力他已經(jīng)成為多晶硅材 料的專家。看到自己的學生都在為半導體與光伏產(chǎn)業(yè)貢獻力量,莫老師非常開心。
后來我與莫老師還去參觀了樂山新光硅業(yè),這個公司正在開展1千噸規(guī)模多晶硅產(chǎn)業(yè)化,這是當時四川省的重大項目,是從烏克蘭引進有關技術,主要技術攻關是由從峨眉半導體廠調來的專家承擔。這是當時中國最大的多晶硅項目,得到國家有關部委的支持。很巧,這個企業(yè)的過總也是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yè)的,也是莫老師的學生。過總詳細地向莫老師匯報了企業(yè)的工作進展,還說是當時北京大學黃昆先生鼓勵他們來峨眉發(fā)展半導體材料的。她非常感謝莫老師來看望他們、 鼓勵他們?yōu)閲易鲐暙I。

2005年陪莫老師、聞立時院士考察新光硅業(yè)
從2005年開始,中國的光伏產(chǎn)業(yè)正在興起。無錫尚德、天合光能等企業(yè)開 始規(guī)?;a(chǎn)太陽電池。當時我國還有幾千萬人無電、缺電,光伏發(fā)電是最好的 解決辦法。我安排了學生陪莫老師去無錫尚德、天合光能等光伏企業(yè)參觀考察。
在無錫尚德,兩位光伏專家汪義川、溫建軍見到莫老師很高興,他們都是半導體 專業(yè)畢業(yè),在大學里都學過莫老師編著的《半導體材料》這本書, 因此他們都認 為自己是莫老師的學生。汪義川是太陽電池的專家,溫建軍是光伏組件的專家,他們對莫老師非常尊重,莫老師也與他們建立了很好的關系。
在常州天合光能,光伏專家邱第明參加接待莫老師,他原來在中國最早的太 陽電池生產(chǎn)企業(yè)——云南半導體廠做副廠長。他是在四川大學完成大學學業(yè),他用的教材也是莫老師的《半導體材料》,因此,他見到莫老師非常開心,后來多次與莫老師見面,一起回憶過往暢談未來。
鑒于莫老師的影響力,中國綠色供應鏈聯(lián)盟光伏專委會特別聘任莫老師作為顧問,宋登元博士是專委會副主任,他在大學所學專業(yè)就是半導體,用的教材也是莫老師的《半導體材料》,因此他見到莫老師感到很親切,一直將莫老師當作自己的老師。這次得知莫老師去世,專門寫了一首七言詩,來悼念莫老師,以表達他對莫老師的敬仰、懷念之情。

研究所學生陪莫老師夫婦在江蘇參觀光伏企業(yè)
莫老師是太陽能系統(tǒng)研究所的靈魂
我于2004年正式從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調入中山大學理工學院工作。學校給我只有四百平米的一棟小樓,當時讓我主導納米材料中心建設。我是國內最早從事納米材料研究的。我于1982-1992年初在中國科學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工作,記得是八十年代我在秦皇島參加一個透射電鏡學習班,突然接到電報,當時研究所所長讓我立刻返回接受工作安排,回到所里才知道是讓我從事納米材料研究。我是工程光學專業(yè)畢業(yè)的,學習過光學薄膜材料,在研究所又從事材料的透射電鏡分析工作,而當時制備納米材料就是通過真空蒸發(fā)制備納米粉體,然后通過原位壓制成塊狀材料。我于1990年獲得中國科學院首屆留學基金獎學金,在1992年2月初赴德國不來梅夫瑯禾費材料研究所從事納米材料研究工作。后來有機會去德國弗萊堡夫瑯禾費太陽能系統(tǒng)研究所作報告,我的興趣被太陽能技術所吸引。因此后來在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所時我的研究重點就是太陽能技術,并且后來將主要科研興趣集中于晶體硅太陽電池研究。在中山大學納米材料中心 作了1年左右,我向學校申請建立校級太陽能系統(tǒng)研究所,得到當時校長大力支持,后來我將納米材料中心移交他人負責,而我?guī)ьI太陽能系統(tǒng)研究所全體師生整體搬去廣州大學城,將研究所的工作重點集于太陽電池、光伏組件及光伏應用技術等。
莫老師退休之后就到我們太陽能系統(tǒng)研究所做顧問,當時與莫老師一起做顧問的還有中國科學院院士蔡睿賢先生與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立時先生,因為他們兩人不常在廣州,只有莫老師經(jīng)常與我們在一起。莫老師在研究所主要參與指導研究所發(fā)展定位,他經(jīng)常給研究生作學術指導,學生們也喜歡向他請教。莫老師做事非常嚴謹,一次一位學生用一臺光學測試儀器測得一些數(shù)據(jù),莫老師立刻發(fā)現(xiàn)數(shù)據(jù)異常,經(jīng)查發(fā)現(xiàn)是測試設備出了問題。每次研究生畢業(yè)答辯莫老師都會參加,并且經(jīng)常會給學生們提出很好的修改意見。
我那時只要看到莫老師在研究所,心里就感到特別踏實。我們所有師生都喜歡與莫老師討論問題,他都不厭其煩的耐心講解。莫老師非常平易近人,臉上總是掛著和藹的笑容,學生們都特別敬重他。聞立時院士與蔡睿賢院士也對研究所特別支持,他們兩位走的比較早,如今三位顧問先后作古,特別是莫老師的離去,我也在2021年退休,如今太陽能系統(tǒng)研究所何去何從,我有些擔憂,但是我堅信,我在中山大學開拓的這個研究方向非常正確而且發(fā)展前景看好,相信會有后 來人比我做的更好。

中山大學太陽能系統(tǒng)研究所全體教師合照,前排右二是莫老師
我們研究所興盛時每年在研究所學習工作的老師加學生與進修生,接近百人。 就我自己所指導的博士、碩士及進修老師累計也超百人,而且相當多都在為光伏 產(chǎn)業(yè)發(fā)展而奮斗。在中國的光伏界,中山大學太陽能系統(tǒng)研究所的學生就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像天合光能、愛旭科技、潤陽新能源,也包括晶科能源、晶澳太陽能、通威集團、隆基綠能等都有我們的學生,從研究所走出來創(chuàng)業(yè)的學生也不少,像潤陽新能源、永光集團等在國內都有一定影響力。
現(xiàn)在我對中山大學高平奇教授團隊寄予希望,特別希望他帶領中山大學光伏團隊師生在光伏科技領域創(chuàng)造輝煌。我想這也是莫老師所期盼的,我想學生們會努力進取的。在此,也請莫老師放心,你是我們的靈魂,你一直與我們同在,我們的隊伍永遠向著太陽行進,絕不會停步。
就我個人而言,受到莫老師教誨很多,他一直鼓勵我,在九十高齡時還從廣州過來江陰給我加油鼓勁,我深受感動,終生不忘。莫老師的高風亮節(jié),儒雅謙遜的品德永遠是我追隨的楷模。莫老師非常支持我的寫作,我寫的《我心中的太陽》就是他與周克崧院士、褚君浩院士分別寫的序言。最近我策劃了《我們的光伏人生》系列書籍,莫老師的回憶錄是第二集的第一篇,正在印刷之中,不久就會出版問世。

2023年在深圳中山大學校區(qū)舉辦太陽能系統(tǒng)研究所學術會議
潤陽新能源銘記莫老師教誨
潤陽新能源是光伏界的后起之秀,曾經(jīng)是世界第三大晶體硅太陽電池生產(chǎn)企業(yè),創(chuàng)建人與主要骨干都是中山大學太陽能系統(tǒng)研究所畢業(yè)的學生。莫老師曾經(jīng)去潤陽新能源考察,參觀了展廳與現(xiàn)代化的工廠,并給他們贊揚與鼓勵。這些學生得知莫老師去世,非常悲痛,他們讓我將他們的話語記于此,以此緬懷敬愛的 莫老師。

莫老師在潤陽新能源光伏研究院成立儀式上講話
陶龍忠博士:
在中大讀書期間經(jīng)常得到莫老師教誨。盡管他年事已高,但每周都要來研究所幾天上班,對學生的請教他都耐心解說,我們學生都非常崇拜他。我創(chuàng)辦潤陽新能源,他也經(jīng)常給予我鼓勵。他還來鹽城工廠現(xiàn)場考察指導,在潤陽光伏研究院成立儀式上給我們加油打氣。我們永遠會記住他的教誨,莫老師,我們永遠懷念您!
楊灼堅:
沉痛悼念莫老先生!中國半導體物理奠基人,學界高山仰止;九秩春秋春風化雨,恩澤學子永銘心間。師魂永耀!

莫老師在鹽城參加由潤陽新能源主辦的第三屆太陽能系統(tǒng)研究所年會
楊陽博士:
奠莫黨教授
晶體硅基破鴻荒,教書育人啟新光。光伏傳薪火,千陽永輝煌。
趙汝強:
在中大讀研的時候有幸得到莫老師的指導,非常慈祥可敬的老師,音容笑貌猶在,先生千古!
悼念莫黨老師聯(lián)
廣州噩耗傳來,感念深思師德范。一代賢師去矣,臨風憑吊憶音容。

參加年會的中山大學太陽能系統(tǒng)研究所的部分師生
李海波:
莫老師,您是德高望重的教育前輩,深受師生好評,一生奉獻教育事業(yè),今 朝永別,浩氣長存。
姚志榮博士:
莫老師學識淵博、為人謙和, 是我們后輩永遠敬仰的榜樣。先生在橢偏光譜 等領域的開創(chuàng)性研究,令后學深受啟迪。愿莫老師一路走好,您的精神與風范將 長存我們心中。
朱彥斌:
初次見到莫老師是在 2009 年暑假,莫老師在耄耋之年,那么熱的天氣的情 況下,還堅持到實驗室開展工作,給予太陽能系統(tǒng)研究所師生關懷與指導,給我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面三年在實驗室學習生涯中,也有多次接觸莫老師的機會, 他治學嚴謹,平易近人,慈祥謙遜,樂觀豁達的品格都深深地激勵著我。如今莫 老師雖駕鶴西去,但他的精神,品質就像太陽一樣,永遠照耀著我們,懷念莫老師,莫老師千古!
李軍勇:
莫黨老師誨人不倦,胸懷坦蕩,作為中國半導體行業(yè)的奠基人之一,在我短 暫的學習過程中,收益良多,愿莫老師安息。
梁學勤:
感謝莫老師用生命的余光照亮我們的光伏之路,我們將向著太陽繼續(xù)前進!
再次訪問尚德與天合
2012年之后,在國家有關部委的政策推動下,全體光伏人的拼搏下,中國 光伏產(chǎn)業(yè)進入大爆發(fā)階段。中國在多晶硅材料、硅片、硅太陽電池與組件、光伏逆變器及光伏電站建設應用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可以說是真正的遙遙領先,一騎絕塵。有一天莫老師跟我說,他年紀大了,擔心以后走動困難,想再來江蘇訪問尚德電力與天合光能,我非常樂意組織莫老師的光伏之行,也得到高紀凡董事長、施正榮博士的積極響應與大力支持。
鑒于尚德電力已經(jīng)變化,施正榮博士安排了在上??疾焖男缕髽I(yè)上邁公司,這是一家專門做輕質光伏組件的企業(yè)。莫老師仔細參觀了產(chǎn)品,非常感慨,光伏組件可以有這么多變化與應用市場。之后施正榮博士還安排到無錫與很多原尚德老員工見面,莫老師認識的有汪義川,溫建軍等幾位光伏專家。整個安排是施正榮博士的助理、也是一位充滿激情的光伏漫畫高手楊智平策劃的,他還安排到太湖景區(qū)游覽,一路莫老師與汪義川老專家有說有笑,沒想到這么多年能再次相見,而且光伏發(fā)展的這么好,超出想象,大家都很開心也很自豪。
莫老師在天合光能參觀了現(xiàn)代化的太陽電池生產(chǎn)線,再次見到高紀凡董事長、光伏專家邱第明、時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的馮志強博士、還有多名中山大學太陽能系統(tǒng)研究所畢業(yè)的學生,看到光伏產(chǎn)業(yè)蓬勃發(fā)展非常開心。天合光能是國際知名的光伏龍頭企業(yè),擁有光伏科學與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高紀凡董事長是世界著名化學家唐敖慶先生的研究生,放棄去美國讀博士機會,創(chuàng)建了天合光能,組織了世界級的科研團隊,在太陽電池與光伏組件創(chuàng)造了30多項世界紀錄。中山大學太陽能系統(tǒng)研究所與天合光能有密切聯(lián)系,天合光能 P. Verlinden 博士、馮志強博士都曾是中山大學理工學院的兼職教授,我們有多名研究生在天合光能 從事研發(fā)工作,在新產(chǎn)品研發(fā)與創(chuàng)造太陽電池世界紀錄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這次光伏企業(yè)再次重游,給莫老師帶來很多歡樂,他很感慨,特別是看到光伏產(chǎn)業(y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 感到自己能夠見證這一偉大產(chǎn)業(yè)發(fā)展,而且自己以往的工作也與光伏產(chǎn)業(yè)技術密切相關,非常滿足與欣慰。
來江陰給光伏中心加油鼓勁
我于2022年7月受到江蘇有關部門邀請,來江陰參加長三角太陽能光伏技 術創(chuàng)新中心建設。在2023年2月接到莫老師電話,他說要來江陰看看我??紤] 到莫老師年事已高,我讓原來在中山大學的秘書陪莫老師夫婦一起過來。我首先安排莫老師到常州天合光能參觀交流,因為他與高紀凡董事長很熟,還有邱第明老專家、馮志強博士都在那等他,更有中山大學畢業(yè)的學生陳奕峰博士、陳達明博士、徐建美女士等也想與莫老師再次見面。
為了迎接莫老師夫婦的來訪,天合光能做了高規(guī)格的安排,董事長高紀凡親自出面接待,還布置了獻花節(jié)目,場面很溫馨很熱烈。陳奕峰博士、陳達明博士還將天合光能最新創(chuàng)造世界紀錄的太陽電池獻給莫老師,這給莫老師帶來很大的歡喜。第二天還安排莫老師去參觀常州有名的文化圣地——青果巷,那兒有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故居,還有文化大家趙元任等眾多名人故居。相信這些給莫老師夫婦留下美好的回憶,有那么多的學生在企業(yè)得到很好的成長,莫老師也是感到 高興與滿意。

莫老師在《半導體材料》一書上簽字,陳奕峰博士喜獲簽字版書籍

2023 年莫老師在常州天合光能參觀,董事長高紀凡親自獻花

陳奕峰博士、陳達明博士將創(chuàng)造世界記錄的太陽電池獻給莫老師

莫老師夫婦在常州青果巷游覽
莫老師到光伏中心來訪問,他的到來給我們很大鼓舞,外地有多位學生特地趕來,就是為了能與莫老師見上一面。我很開心,也讓我們光伏中心的全體員工見一下莫老師,我們光伏中心也有幾位太陽能系統(tǒng)研究所畢業(yè)的學生。莫老師了解了我們的工作,通過講述他的經(jīng)歷,特別告誡我們要在創(chuàng)新方面下功夫。我們還組織莫老師與夫人參觀徐霞客故居。我到江陰不久,就創(chuàng)作了《滿江紅 ·江陰抒懷》,主要是借助江陰這塊寶地,有感于徐霞客追逐太陽的精神與壯舉,給光伏產(chǎn)業(yè)與光伏人唱贊歌。
莫老師一生在科學研究與教書育人方面做出了很多成就,他在橢偏光譜方面的研究在國內外都享譽盛譽。他對光伏發(fā)展的貢獻也是公認的, 莫老師對光伏發(fā)展的影響力可以用三段話來表述:
——他的《半導體材料》是半導體與光伏技術的基礎教材, 幾代光伏人都從中受益,都感謝莫黨老師的功德;
——他退休之后作為太陽能系統(tǒng)研究所學術顧問,指導研究工作,是研究所的靈魂,數(shù)百名學生都崇拜他;
——考察多家光伏企業(yè),如新光硅業(yè)、天合光能、尚德電力、潤陽新能源等,為光伏產(chǎn)業(yè)吶喊助威,光伏人非常尊重、敬仰他。

光伏中心員工陪莫老師夫婦參觀徐霞客故居

在廣州國內外光伏科研人員與莫老師夫婦合照留念
莫黨教授是我知道的中山大學最值得敬仰的大家,我與他感情很深,是我的良師益友。他一直在為光伏產(chǎn)業(yè)站臺鼓勁,我們光伏人都很愛戴他,敬重他。
我們的學生與光伏界很多人都寫了悼念文章,多家媒體也會響應。我們會以特別的方式悼念莫老師。莫老師永遠活在我們的心里。
德高望重、儒雅謙遜,莫老師的科學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他的音容笑貌會一直陪伴著我們成長,他是我心中永遠的偶像。作為結束語, 我用一首七言詩表達情感:
悼念莫黨老師
駕鶴西去伴夕陽,黃師蒼穹見莫黨。
前輩格物奠基業(yè),后人實務放光芒。
博學慎思橢偏美,儒雅謙遜木棉香。
諄諄教誨永銘記,珠水情思恒流淌。

光伏友人贈送“太陽神鳥金飾”蜀繡,借此在天堂陪伴莫老師
(2025年6月16日初稿,多次修稿于19日定稿,江陰天安數(shù)碼城)

